40句海子为什么自杀精选文案集锦
海子为什么自杀
1、你可能不知道海子,但你或许会知道这句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西川在《死亡后记》中讨论海子的死因,“死亡情结”列于首位:“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自杀未遂之后。
3、顾城写了很多献给谢烨的诗。这些诗中有着超越现实圄地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
4、海子的这是首诗我读过很多遍,也闭上眼睛回味了很久,不得不承认这首诗曾经带给过我欢快积极的美好感受,但我还是更愿意相信我第一次读它时内心的感受:悲伤、心痛和伤怀。(海子为什么自杀)。
5、“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人们不仅在口头上缅怀,也结队赶去海子的家乡安徽怀宁,去青海德令哈,去山海关。
6、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
7、这里面包括了海子的自杀情结、海子的前女友、海子的性格、海子的生活方式等几个实际因素。
8、我们纪念的是一种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状态。
9、海子、顾城都是当代著名的诗人,戈麦可能为人所知少一点,但这同样富有才华的三位诗人,都选择在90年附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诗的悲剧,也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
10、女孩毕业后选择和他分手,去了深圳,随后远嫁海外。这段无疾而终的恋情是海子刻骨铭心的初恋,也是生命中的至痛。
11、常远对海子的遗书感觉和震惊,这好像跟海子说的不符,但是好像又不像在撒谎,并且他提到了关键的最后一面,海子“穷极了”。
12、 (3)生活方式。海子的生活相当封闭。我在《怀念》一文中对此已有所描述。我要补充的一点是,海子似乎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他宁可生活在威廉?布莱克所说的“天真”状态,而拒绝进入一种更完满、丰富,当然也是更危险的“经验”状态。
13、 小武第一次出现在海子宿舍,大伙揶揄他:“行啊,有女孩儿了。”那年海子20岁,小武是外语系大一新生,身材玲珑、活泼伶俐、通得人情世故。关于他们的相识,有个甜美的传说:海子上课问学生喜欢哪些诗人,小武站起来答:海子,引来哄笑和一段恋情。没有人确认这个说法。在他们相恋的1983-1985年,海子创作了数量惊人的愉快的爱情诗———“一匹跛了多年的/红色小马/躺在我的小篮里”,“我们合着眼睛共同啜饮/像万里洁白的羊群共同啜饮”,“两片抖动的小红帆/含在我的唇间”……烦扰也许像甜蜜一样不为人所道,有个同事记起政法大学发生过一起跳楼事件,小武得知后万分紧张,误以为是海子。临近毕业,他们分开,她去了南方。
14、有一次,穷困潦倒的海子走进昌平的一家饭馆里,他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15、但对于已死的诗人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正如西川所说,“海子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朋友……我想我们应该对死者有一个切合实际的了解,就像我们对自己所做的那样”。
16、而对海子来说,无法写作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生活。
17、1986年,海子结束了最后一段感情,他的父亲认为,“女孩子的爹娘嫌弃我们家里穷”。
18、海子性格的形成,应该既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后天因素。所谓后天因素,自然指的是其农业背景。海子是农业的儿子,他迷恋泥土,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自然伤感于心。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这趟故乡之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荒凉之感。“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说。“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至于先天因素,我指的是他的星座。海子生于1964年4月2日,属白羊星座。如果我们不仅仅是出于迷信的兴趣来看待他的星座的话,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发现某些有趣的东西。海子一生热爱梵?高,称梵?高为“瘦哥哥”,而梵?高恰恰也是白羊星座生人,这其中难道没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吗?是否生于这个星座的人都有一种铤而走险的倾向?早在1984年,海子就写过一首献给梵?高的诗,名为《阿尔的太阳》。诗中写道:
19、海子的横空出世,于中国朦胧诗派,是一大震撼,而他最终选择以一种无可复制的死亡,匆匆退场,也预告了一个诗歌时代的结束。
20、但这颗消逝的灵魂,终究没能等来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1、在死之前,海子的诗歌也如火源一般吞吐着积尘,燃烧着欲望。
22、海子在学校里孤僻独行,不参与职称评选和集体活动,拿着最低的工资。他四次陷入爱情,又连续四次失恋,写下“我请求下雨,请求在夜里死去”。
23、(1)自杀情结。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我在《怀念》中已经引述过海子于1986年写下的一篇日记,那篇日记记于他一次未遂自杀之后。此外,我们从海子的大量诗作中(如发表于1989年第二期《十月》上的《太阳?诗剧》和他至今未发表过的长诗《太阳?断头篇》等),也可以找到海子自杀的精神线索。他在诗中反复、具体地谈到死亡--死亡与农业、死亡与泥土、死亡与天堂,以及鲜血、头盖骨、尸体等等。海子对于死亡的谈论甚至不仅限于诗歌写作中。他死后,朋友们回忆起他生前说过的一些话,深悔从前没有太留意。有一位海子在昌平的友人告诉我,海子甚至同他谈到过自杀的方式。海子选择卧轨,或许是因为他不可能选择从飞机上往下跳;在诸种可能的自杀方式中,卧轨似乎是最便当、最干净、最尊严的一种方式。我想海子是在死亡意象、死亡幻像、死亡话题中沉浸太深了,这一切对海子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暗示。人说话应该避谶,而海子是一个不避谶的人。这使得他最终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陷落。海子的另一个自我暗示是“天才短命”。在分析了以往作家、艺术家的工作方式与其寿限的神秘关系后,海子得出这一结论;他尊称那些“短命天才”为光洁的“王子”。或许海子与那些“王子”有着某种心理和写作风格上的认同,于是“短命”对他的生命和写作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探究海子的写作方式与其写作理想的矛盾时还会谈到。海子对自己自杀的看法或许与那些批评家的看法有较大不同。谁知道呢?也许那些批评家是正确的,而海子自己反倒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而死。但我想我们至少应该了解海子的形而上学,那就是:“道家暴力”。我一直不太明白“道家暴力”到底是什么意思。道者,天道,太初有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可这与暴力有什么关系呢?海子把道形象化为一柄悬挂于头顶的利斧,可道为什么只能是利斧而不能是别的呢?1987年以后,海子放弃了其诗歌中母性、水质的爱,而转向一种父性、烈火般的复仇。他特别赞赏鲁迅对待社会、世人“一个也不原谅”的态度。他的复仇之斧、道之斧挥舞起来,真像天上那严厉的“老爷子”。但海子毕竟是海子,他没有把这利斧挥向别人,而是挥向了自己,也就是说他首先向自己复仇。他蔑视那“自我原谅”的抒情诗。他死于道。
24、海子的死,甚至推倒了一排“自杀”的多米诺骨牌。有青年人模仿海子的自杀,也有不约而同的诗歌殉道者。
25、海子去世以后,我写过一篇名为《怀念》的文章,那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现在5年过去了,海子的确成了一个神话:他的诗被模仿;他的自杀被谈论;有人张罗着要把海子的剧本《弑》谱成歌导剧;有人盘算着想把海子的短诗拍成电视片;学生们在广场或朗诵会上集体朗诵海子的诗;诗歌爱好者们跑到海子的家乡去祭奠;有人倡议设立中国诗人节,时间便定在海子自杀的3月26日;有人为了写海子传而东奔西跑;甚至有人从海子家中拿走了(如果不说是“掠走了”)海子的遗嘱、海子用过的书籍以及医生对海子自杀的诊断书(这些东西如今大部分都已被追回)。海子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一生,死后为众人如此珍视,敬仰,甚至崇拜,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事。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的力量所在。当然,很难说在对海子的种种缅怀与谈说中没有臆想和误会,很难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围观的味道。忽然有那么多人自称是海子的生前好友,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到他们是想从海子自杀这件事上有所收益,他们是想参与到一个必将载入史册的“事件”当中来。
26、当然,海子还未达到尼采的境界,上帝死了,他却疯了。哲学不足以引导海子走向死亡。
27、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赋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风格。1984年创作的《颂歌世界》底蕴反思,格调冷静。顾城的《一代人》、《弧线》等诗歌成为朦胧诗论争中被反复提及的“朦胧诗作”。
28、▋ 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人能为爱等待多久?
29、后来工作分配也很顺利,在北京政法大学任教。
30、常远是社会系统工程专家,这个领域是钱学森在上世纪80年代牵头搞起来的。
31、实际上,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死亡并不是一个稀罕的词汇。
32、不管你是否听闻过他的名字,亦或是否读过他的诗。但他的那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一定很熟悉,不管你知不知道这是他写的。
33、三有一个细节,海子欠朋友的钱,可能生前生活已经比较拮据了。
34、33年过去,如何纪念海子,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议题。
35、▋ 32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谈读书,句句让人醍醐灌顶!
36、自杀前两个月,海子写下了那句被后来人们耳熟能详、反复叨念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37、《康德拉小说选》这本书里面收录康拉德代表性中短篇小说9篇,其中包括《黑暗的心》。最重要的是扉页上写着一首斯宾塞的诗,这首诗刻也在了康拉德的墓碑上:
38、他将诗歌视为生命,希望能得到别人对自己诗歌的尊重和理解。
39、海子在死前的相当长的时间时里,是有精神分裂倾向的,直至后来发展为精神分裂症。作为诗人,他的性格内向、单纯、偏执、倔强。天才往往内心是孤独的,是我们常人无法理解的那种敏感又脆弱,不被理解产生的痛苦无法排遣,因此海子形成了自己孤寂的内心世界,四处都弥漫着绝望。
搜索更多
40句海子为什么自杀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