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句肖洛霍夫的作品精选文案集锦
肖洛霍夫的作品
1、《静静的顿河》001 《静静的顿河》002
2、肖洛霍夫并未过分渲染战争的苦难,而是着重刻画个人与命运的斗争,并且让这场斗争以人的胜利为结局。作为“普通人类一员”,索科洛夫收养了万尼亚,找到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依靠。面对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他没有屈服,而是坚强、乐观地去承受。小说的结尾处,他被没收了驾驶证,却依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3、《静静的顿河》019 《静静的顿河》020
4、肖洛霍夫出生于顿河沿岸哥萨克农庄的一个职员家庭。十月革命前,他在小学和中学读书。国内战争期间,在农村从事扫盲和文化宣传活动,1920年参加过武装征粮队。1924年发表短篇小说《胎记》,被接纳为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会员,成为专业作家。1926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的原野》,受到文坛的重视。
5、相反,就在同一时间,即1958年1月,彼埃尔·朱恩在《文学通讯》杂志上撰文,欢迎帕斯捷尔纳克《中篇故事》的法语译本(在法国,对他的关注成为时尚,开始翻译和出版他所有能被找到的文字),并且表达了如下观点:“帕斯捷尔纳克拒绝为了意识形态而牺牲他的诗人个性,他就像一位创作自由的卫士,代表着在自己国家被禁止或注定被遗忘的俄国作家的伟大一代。”
6、《静静的顿河》031 《静静的顿河》032
7、《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个人认为它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大于思想价值。那种认为《静静的顿河》是了解哥萨克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的说法,迄今也不过时。
8、1922年,刚满18岁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卫军”,成为年轻的无产阶级作家组织的一员。1923年,风华正茂的肖洛霍夫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他与一位哥萨克的女教师玛丽姬·格罗斯拉夫斯卡娅结婚。同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胎记》。
9、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红与黑》。
10、《静静的顿河》045 《静静的顿河》046
11、五十年代末期,由于镇压和禁锢,苏联文学失血过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屈指可数,而瑞典方面却早已打算把诺贝尔奖授予一名苏联作家,因为俄罗斯正处于整个世界关注的中心:个人崇拜的揭露、自由宽松的气息、人造卫星……
12、《静静的顿河》069 《静静的顿河》070
13、《静静的顿河》097 《静静的顿河》098
14、米哈依尔·肖洛霍夫(МихаилАШолохов1905-1984),是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苏联著名作家,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65年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国新文学奠基人鲁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31年《静静的顿河》中译本作为鲁迅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之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从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几乎每发表一部,都很快介绍到中国来,尤其是《一个人的遭遇》在《真理报》上刚一刊出,当月就译成了中文,而且有两个不同的译本,先后在《解放军文艺》和《译文》上发表。这在中国翻译史上是难寻之事。
15、在前人的论述中,有一个共同的观念:《一个人的遭遇》的故事情节极为普通,主人公索科洛夫乃是苏联社会中普通一人。
16、《静静的顿河》057 《静静的顿河》058
17、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mqXMAg1o83J1NK6lt7TXA提取码:uc4p书名:一个人的遭遇
18、作协秘书处下达的任务,包括不惜任何代价促成肖洛霍夫通过诺贝尔奖提名,因而西蒙诺夫进一步请示苏共中央,以使这曾让自己受辱的昔日敌人向世界声誉迈进。
19、1954年,肖洛霍夫的名字出现在诺贝尔奖的榜单上。当时瑞典皇家科学院按照惯例,向全世界的作家-院士征询意见,其中包括苏联作家、科学院院士谢尔盖·谢尔盖耶夫-岑斯基。
20、作者: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二十世纪苏联文学的杰出代表,1965年凭《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学奖,曾获得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当选苏共中央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
21、《静静的顿河》061 《静静的顿河》062
22、《静静的顿河》047 《静静的顿河》048
23、1958年10月23日,继伊万·布宁之后,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成为第二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因为在现代抒情诗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俄国古典散文传统的发扬。”
24、《静静的顿河》053 《静静的顿河》054
25、《静静的顿河》037 《静静的顿河》038
26、《静静的顿河》051 《静静的顿河》052
27、《静静的顿河》113 《静静的顿河》114
28、热爱土地、歌颂劳动、召唤人性、呼唤和平,是作者在该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战争摧毁的不仅是人的肉体。战争使大地荒芜,使家庭离散,使国家衰败,而且它腐蚀人的心灵,异化人性,使人变成“兽”。《静静的顿河》反映了十月革命时期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思想。
29、战争,使这个平日里只知道上班、下班、周末喝口啤酒的普通人,变成了品质高尚的大人物:正义、机智、勇敢、责任感,样样俱全。
30、《静静的顿河》029 《静静的顿河》030
31、诺贝尔委员会,正像上文所说,并未让苏共中央委员会得偿所愿。1958年10月23日,济娜伊达·尼古拉耶夫娜的命名日前夕,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捷尔纳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32、小说的动人之处不在于主人公遭遇的悲惨,而在于他的性格的坚强,在于他遭受不幸而没有被命运压倒,在逆境中不气馁,在痛苦中隐忍伤痛而去痛命运拼搏,从而表现出令人鼓舞的精神力量。
33、《静静的顿河》033 《静静的顿河》034
34、《静静的顿河》017 《静静的顿河》018
35、其他著作还有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一个人的遭遇》、《他们为祖国而战》等。主要作品有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
36、《静静的顿河》107 《静静的顿河》108
37、《静静的顿河》021 《静静的顿河》022
38、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代表作《神曲》。
39、《静静的顿河》049 《静静的顿河》050
40、作者简介: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是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苏联科学院院士,1905年,出生在克鲁日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肖洛霍夫13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不得不中断学业,投身革命。17岁时,肖洛霍夫到莫斯科,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25年,21岁的肖洛霍夫带着妻子又回到了家乡顿河地区定居。也是从这时起,年轻的肖洛霍夫开始创作《静静的顿河》。1939年,获得列宁勋章。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196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41、《静静的顿河》展现的是哥萨克人如何通过战争、痛苦和流血,走向社会主义。《静静的顿河》是一部描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时代的人民生活史诗,在不到五年内,葛利高里一会儿投入红军,一会儿倒向白军,双手沾满了两方面的鲜血,他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特定的群体无法切割。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作品获得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42、《静静的顿河》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革命和战争,将人放在革命和战争的磨盘下挤压和考验。作者通过小说的描述对战争诅咒、对革命表示怀疑以及对苏维埃政权进行质疑。由于战争,因革命引起的战争,原本美丽富饶的顿河平原荒芜了,殷实富裕快乐自由的生活消失了,哥萨克都上前线打仗去了,大部分都死在疆场,故乡剩下的只是孤儿寡母和老人,处处呈现出一片衰败的景象,恰于书首题词所写:
43、这下该怎么办?苏联方面没有就此达成统一意见。自由之翼折断在云间,保守势力在向后倒退,温和派沉入水底——这种不确定的局面使得所有人都心浮气躁,怨愤十足。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蠢行和丑剧,在斯大林时期,是不可能弄出这些名堂的。
44、杰克·伦敦,美国作家,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马丁·伊登》,还有短篇《墨西哥人》《在甲板天蓬下面》等。
45、在宣布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苏联做着木工或开着货车的索科洛夫,过着平凡、贫穷的生活。
46、薄伽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人文主义的重要代表,后来写了长篇小说《菲洛哥罗》、长诗《菲拉斯特洛》。史诗《泰萨依德》等,代表作《十日谈》。
47、在斯维特兰娜·肖洛霍娃祝贺《肖洛霍夫文集》中文版出版的信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文字,证明作家的经历同样是触目惊心的:
48、主办单位:中共瑞安市委宣传部 瑞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49、《静静的顿河》(俄文:ТихийДон)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构思于1926年,四部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前后历时14年。
50、《静静的顿河》039 《静静的顿河》040
51、追溯索科洛夫的整个人生,不难发现,这是他“一个人”的旅程。在小说的前几页,他说:“抽烟也罢,死也罢,一个人总很难受。”令人心酸的是,索科洛夫的一生都在不断重复着“只剩一人”的悲惨遭遇。在饥荒的1922年,家人全都饿死,“只剩下我一个人”;战争到来的1942年,他离别了妻儿,第二次“只剩下我一个人”;在一次冲锋后,他被俘虏了,“只剩下我一个人”;第四次“只剩下我一个人”发生在逃跑时,孤立无援;与米勒的对峙,在死神面前一晃而过又是“只剩下我一个人”;冲过火力点回到本方阵地时,还是“只剩下我一个人”;第七次感觉“只剩下我一个人”是在得知妻女的死讯之时;最后,儿子阿拿多里在胜利之日的死,给了老索科洛夫最后的打击,他实实在在地“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52、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通过主人公安德烈·索科洛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家破人亡的悲剧,控诉希特勒法西斯发动侵苏战争给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赞美苏联普通劳动者在战争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坚毅不屈的精神。安德烈是个司机,卫国战争中离别妻子儿女,来到前线,战斗中受伤被俘,受尽折磨和凌辱而宁死不屈。后来苏军攻入德国境内,他利用给德军少校工程师开汽车的机会,俘获这个少校,开车冲过前沿阵地,返回祖国。但是他的妻子、女儿早已丧生于法西斯飞机的轰炸之下。不久,他唯一的儿子也在攻克柏林的战斗中牺牲了。战后他仍旧当司机,收养了一个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用自己生命的余热去温暖这颗幼小的心灵。安德烈的顽强精神说明人不是命运的奴隶,人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53、▲托尔斯泰有一双深邃的眼睛,用这双眼看尽世间百态。
54、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之后最伟大的俄国文学家。
搜索更多
55句肖洛霍夫的作品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