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可爱昵称网 > 心情说说 > 正文

37句谭嗣同的代表作精选文案集锦

谭嗣同的代表作

1、郑观应(1842年—1922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祖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2、浏阳市政协主席李家喜表示,纪念历史人物,弘扬民族精神,需要不断地探索新视角,取得新进展,在谭嗣同研究方面也是如此。此次研讨会,既是对谭嗣同的一种纪念,也是对谭嗣同研究的一次学术交流。各位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中肯宝贵的意见,将有效推动谭嗣同研究不断深入。

3、关于谭嗣同,还有一个悲伤的后话:根据现在的史料显示,谭嗣同等人的遇害,跟康有为伪造“衣带诏”脱不开干系。慈禧诛杀康d不是因为她反对康d改革,而是害怕康d夺了她的权。而且康d在出事前就已经在心态上过于张狂。当时蔡元培冷眼旁观就很看出他们日后事败的苗头,后来他在答复罗家伦为何自己在戊戌变法时期对康d敬而远之时,答复说:“我认为中国这样大,积弊这样深,不在根本上从培养人才着手,他们要想靠下几道上谕,来从事改革,把这全部腐败的局面转变过来,是不可能的。我并且觉得,他们的态度也未免太轻率。听说有几位年轻气盛的新贵们在办公室里彼此通条子时,不写西太后,而称‘老淫妇’,这种态度,我认为不足以当大事,还是回乡办学堂吧。”(注)

4、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我们做一个设问,假若清政府知道自己屠戮这些倾向于在体制内改良的“谭嗣同们”会带来什么后果,他们还会继续下狠手吗?我以为仍然会,因为一个专制政体对自己的掌控能力有着高度的、不切实际的自信,他们在垮塌之前,始终都认为自己可以依靠清理异己来延续政权的稳定和合法性。直到这种清理异己逐步演变为“达尔文选择”:温和的反对者越来越寂静,非理性的反对者越来越激进,建设性的批评最终成为沉默的憎怒,那么最终必酿成抽心一烂的失控。(注)

5、正如冯友兰所说,中国人有敬重古文的传统,只要被看作是经典文字,都会受到推崇甚至礼拜。但中国人对经典的推崇并不是为了思想和学术的缘故,而是为了用于支持自己当下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6、1884厌恶科举的他离家出走,踏上了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道路。

7、在刑场上,谭嗣同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8、同时,诚邀大家接龙,列出更多“燃”诗,共同激活内心的强大能量。

9、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10、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吧!

11、最终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派六个主要成员被捕入狱,仅100多天的维新变法正式破灭。

12、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13、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14、如果你问我,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读书”。

15、(简析)这首诗是对战争所造成的不幸的控诉,人人读了都感到沉痛!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6、比如:羲和,诗指太阳下山之处,乃一神山;咸池,太阳沐浴的水池;若木,神话中的树名;天津,银河;西海,传说中极远的海;望舒,神话中月神的驾车人;飞廉,风神。宓妃,相传为伏羲之女,溺死于洛水,遂成为洛水女神……很多很多,所有这些奇特瑰丽的想象,总让我不由自主地心潮汹涌,神思渺远。真想不到,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诗人屈原,已向亘古遥远的上苍发出了赞美并且还能在理想与现实中穿梭自如了。而今天的我们,也许想象力不会太差,会设想UFO,会预想到月球生活,能发射火箭,也还能奔向太空。但再多的奇思妙想,再突破性的“飞天”,也再不比屈原!因为,在所有的这些还未实现以前,我们的诗人屈原,已遥想千千万万遍了。

17、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18、它们表现了戍边将士豪迈壮丽的军事生活,刻画出一位武艺高强、英勇杀敌的将军形象。出塞二首(其二)王昌龄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19、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0、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21、(选自《魏源集》)长亭怨·由函谷至潼关作清江开问谁把天根攻剖,万古行人,地中盘走。月落听鸡,仰天如线但垂手。

22、间道尚闻商县攻,变局纷纷罕沿袭。守秦不守关,守关不守沟。

23、谭嗣同(1810—1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24、1898年9月1日,杨锐在积极推行变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的推荐下,受到光绪帝的召见,向光绪极言兴学、练兵、用人等救亡之策,光绪以其所言切实中肯,甚为满意。接着又召见了刘光第、谭嗣同、林旭三人。

25、作为旁证,有郭沫若提供的触目惊心的案例,他在其1929年完成的自传《反正前后》中就提到当时的状况:“说到成都学界的空气,那更是在―味绝望的状态之下。成都除分散中学、成都府中学、华阳县中学等官立的中学之外,有不少的私立的中学校。官立中学已经是人情的世界,私立中学更用不着说了,‘学堂大门开,有钱就识进来’,因而卖文凭的风气成了公然的秘密。在地方上连小学都只住得一两年的人,只要把中学五年的学费缴足,或者再缴纳些甚么手续费,便可以立地得到一张中学学业文凭。这样的文凭,它的效用却是非常的宏大。一个中学肄业生在当时是等于一名举人,有这样一张文凭,可以拿回家去贴报条,诓惑乡民,增长新地主的候补资格。而在省城也更可以飞扬。有这样一张中学文凭,可以投考本省的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师范,京沪各地的官、公立学校,更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法官考试,乃至东西洋留学生的考送。”

26、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使清朝的顽固保守派惊恐万分。他们极力诋毁、破坏新政,打击迫害维新派人士。不少人纷纷离湘。谭嗣同却毫无惧色,义无反顾,甚至愤然出面挽留,“平日互相劝勉者全在‘杀身灭族’四字,岂临小小利害而变其初心乎!”

27、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代为北方天然屏障。(简析)诗人抓住月照关塞的典型环境,极其概括地从秦汉时代的边境战争写到唐代,又借对历史上的名将的怀念,表现自己对朝廷不能平定边患的不满。

28、谭嗣同(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

29、在还未被捕入狱时,梁启超,康有为等不少人劝说其逃走躲避风头,但他都以“变法以流血而成”拒绝出逃(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康有为逃到了香港)。

30、曾国藩,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一生官至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代表作品

31、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2、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33、一百二十四年前的除夕,有个听彻爆竹声的青年人坐在浏阳书斋里,隔空抬眼,忽然一笑。

34、*陇西行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5、萧十一郎 | 盈盈和宝钗 | 陈近南 | 韦小宝 | 福威镖局

36、读谭嗣同这些文字,言辞垦切,所思所想皆是为国之虑,这种难得的人才,国家应该重用才是。只可惜他忠诚的那个清廷,根本不会对此有任何感动或者触动。他为了维护清廷的江山社稷而殚精竭虑,但朝廷还以为他要争夺自己的权力,所以时刻警惕他的所作所为。而他的老师康有为的轻举妄动,最终让他惨烈地走向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不是“赵家人”,却思考那么多僭越之事,结局也就可想而知。生在一个没有公民社会,也没有现代制度的国家,谭嗣同的伟岸,也就不由得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近代中国的哀伤。晚清的知识分子,虽然朝廷从不爱他们,但他们却忠贞不渝的爱着这片土地。他们是国家最大的财富,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将仍然长期深陷黑暗之中。可惜朝廷并不领情,因为在朝廷看来,爱国也是要讲究级别的,僭越的爱国精神就是对朝廷的威胁。但清政府里的颟顸君臣彼时尚未意识到,当他们把这些并不反对朝廷,而且倾向于在体制内改良的“谭嗣同们”一一处决之后,无形中完成了一场人为的“达尔文选择”:既然在体制内改良也要被处决,那么原本站在朝廷一边的改革者,索性被朝廷改造为推翻清政府的对立面,竭尽全力支持朝廷也免不了要被朝廷处死,那何必还为它抛头颅洒热血。当这样的心态演变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时,晚清也就进入了倒计时。谭嗣同等人之死,几乎成了晚清汉族士人心态的一道分界线。(注)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37句谭嗣同的代表作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