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句中国古代励志故事精选文案集锦
中国古代励志故事
1、门卫就对和尚说,赶紧走吧,我家主人没银子。和尚拿出大笔,蘸满墨水,在墙上写上一首诗句:
2、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3、“那我就作一首凤凰诗吧。”杜甫说。父亲惊喜地睁大眼睛:“好,念出来我听听。”于是杜甫吟诵起来。诗中把他理想中的凤凰尽情讴歌了一番,最后抒发怀抱:做人一定要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父亲听了非常高兴,从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养他了。
4、得也好,失也罢,过眼的富贵云烟,恰如太湖泛舟的那份恬静。
5、于是,他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向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都作了详细的叙述。他对于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给予高度的评价;对被压迫的下层人物往往表示同情的态度。他还把古代文献中过于艰深的文字改写成当时比较浅近的文字。人物描述和情节描述,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因此,《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依靠自己的信念,创造了奇迹。
6、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圆圆的月亮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7、郑板桥略一思索,便有了办法。待哑巴的哥哥离开后,他叫住哑巴,对他说:“你从今天开始,守在你哥哥门前,一见他出门,就上去狠狠地扭打他。”
8、屈原在山洞里读书的事很快就传开了。他死后,故乡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后山的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中国古代励志故事)。
9、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下令拷打。小吏不服,怒气冲冲地说:“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中国古代励志故事)。
10、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
11、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12、孟子是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但是。孟子并非是一个天生就有学问的人。他幼年的时候非常贪玩。不喜欢读书。后来。孟母为了教育他。三次搬家。还剪断布匹开导他。终于。孟子明白了要想成才。必须努力勤奋的道理。
13、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不过,承认是从府库中偷来的。
14、司马迁的励志故事:司马迁忍辱负重的励志故事
15、“这……这……”哑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才明白落入了县令设置的圈套中。郑板桥当即差人押着他俩回家,清点家财,对半平分。哑巴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那一半。
16、哑巴眨着眼睛,疑惑地看着郑板桥,摇摇头,意思是不敢这样做。
17、在明朝军队大范围的包围下,唐赛儿的起义军被击溃,但唐赛儿还是安然地逃走了,下落不明。
18、王羲之小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19、孙膑因此成了一名残疾人,再也无法站起来。庞涓本想让孙膑“欲隐勿见”,让他从此消沉,但遭受非常打击的孙膑没有因此萎靡不振,反而活得更坚强,更有价值。
20、这家的主人心里想:这块不怎么起眼的石头居然有人再三想收购,如果将它整修一新,岂不是会令人更喜爱?于是,就用砂纸把这块半透明的石头郑重其事地打磨了一番,还钻了孔,系上了红丝带,显得圆润高贵。可是过了一年多,这块已打磨光亮的玉石仍然没有人问津,主人百思不解。
21、过了一些日子,这个商人渡河时船碰到石头又沉了,恰好这个渔人又在场。有人问:“你怎么不去救人呢?”
22、就是在今天,到西安城南曲江池遗址参观寒窑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看见寒窑里的情形还真让人叹服传说中的这个真女子。
23、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24、《万斯同闭门苦读》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25、以常规,该置办财富,增添固业,颐养晚年,造福儿孙。而广、受二人出乎世俗,却经常在村里举办宴席,宴请三老四少,关心孤寡贫急。日集以月,月集以年,皇赐巨金,消似流水。儿子们看啦难免心焦,托乡老招呼:“如此花销,将来给孩子们能留下什么呢!”广、受二人讲:“为父岂不惜子,但疏家已经少有薄田,孩子们勤劳一点,刻苦持家,不会比别人过的差的。再则,那么多金钱留给他们,只能使他们越来越懒,锦衣玉食消磨斗志,恐怕没有什么好处,遗之千金,不如遗子一经,从长计议为好!”
26、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27、 百里奚尽心辅佐秦穆公,为秦国的强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8、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29、 有一次,他叔叔宗炳问他:"宗悫,你长大后准备怎么样?请说说你的志愿。"宗悫应声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他叔叔听了这句极有气魄的壮语,很是高兴,满意地赞许说:"好孩子,志向远大的人,正应如此!"
30、《朱元璋放牛读书》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31、《张三丰创太极》张三丰,名全又名君实,号三丰,又号元元子,因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明朝英宗时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当时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甚至把他看成了神仙。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吧?太极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柔中带刚!你知道张三丰到底怎么创造的太极拳吗?
32、 东晋时,祖狄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青年时代就胸怀为国立功的大志。
33、至于司马迁说到的“厄困鄱、薛”,可能是他在那里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儿。司马迁在写孟尝君时提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他认为,是因为战国时孟尝君广招宾客,鱼龙混杂,使当地风气大坏。到西汉时仍是如此。
34、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35、励志故事,带您品读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寓言故事,以及国学掌故等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经典传奇。
36、可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它,没办法,我就……”
37、勾践先是当夫差的奴隶,家中尽心尽意的伺候他,夺得了夫差的信任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38、“谁?”屈原猛一怔。当他瞪大眼睛,看清是自己亲爱的姐姐站在洞口时,连忙笑吟吟地迎上前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
39、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其哥哥想独吞家财,便狠心地将哑巴赶出了家门。前任县令因哑巴的哥哥拒不承认哑巴是他的胞弟,又苦于没有证据,对哑巴的告状不予理睬,哑巴每次去衙门告状,都被杖责赶出。
40、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野战军11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等职。
41、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42、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43、(地点)河南商会大厦16楼格局电教室(郑州高铁站南800米路西)。
44、“做事很职业,雷厉风行,走路快,说话也快,而且总是带着“罗军式”的标志性微笑。”
45、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队伍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6、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晋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察哈尔军区雁北军分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涞水、察南、绥东等战役战斗。
47、感悟:要警惕群体性的疯狂,在群体只流行一种荒诞的意识,只贯彻一种虚伪的做法的情况下,一个有健康头脑和正常行为的人,要想在众人颠倒黑白的环境下保持清醒,那是极其困难的。
48、这种放肆的挑衅,深深激怒了怀有满腔爱国热血的徐悲鸿,他严肃地对那个洋学生说:"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愚才!"
49、红20军军长曾炳春双手捧着凶手的污血,撒在伍中豪的墓上。
50、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51、夫妻二人就去集市找算卦先生算一算,何时能富,有个算卦先生说:你二人是穷命人,一生都富不了,就过穷日子吧。
52、司马迁幼年是在韩城龙门度过的。龙门在黄河边上,山岳起伏,河流奔腾,风景十分壮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之河滋养了幼年的司马迁。他常常帮助家里耕种庄稼,放牧牛羊,从小就积累了一定的农牧知识,养成了勤劳艰苦的习惯。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司马迁10岁就阅读古代的史书。他一边读一边做摘记,不懂的地方就请教父亲。由于他格外的勤奋和绝顶的聪颖,有影响的史书都读过了,中国三千年的古代历史在头脑中有了大致轮廓。后来,他又拜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人为师。他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立志做一名历史学家。
53、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54、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55、诸葛亮担心的是:聪明过早外露,容易自满自足,反而成不了大器。所以他给诸葛瞻起的名字叫做“思远”。他给外甥的信也说:“志当存高远。”这都表明他希望后代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56、此刻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之后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情绪忧愤的状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57、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58、从此之后,蒲松龄专心读书写作,常常读写到深夜,上床后仍要拿起书看上几页,也有时通宵不眠,在灯下苦读,蒲松龄生活上并不富裕,他买不起书,遇到好书就动手抄录,每次从别人手里借到一本好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要阅读几遍,然后夜以继日的拼命抄写,如果数的部头太大,自己没有太多的纸,他就从中选出精彩的篇章和段落来抄,集成选本。蒲松龄在刺史毕际有家里连续教书达三十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毕家有大量的藏书可解他阅读、抄写,毕家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写作环境。
59、 一戒饮酒:白石老人深知饮酒有害健康,除偶尔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喝烈性酒。
60、一天,快吃晚饭了,父亲把司马迁叫到跟前,指着一本书说:“孩子,近几个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没工夫学习。我也公务缠身,抽不出空来教你。现在趁饭还不熟,我教你读书吧。”司马迁看了看那本书,又感激地望了望父亲,说:“爸爸,这本书我读过了,请你检查一下,看我读得对不对?”
61、 15880773830
62、宋代大书画家米芾,与苏轼一样,也是中国古代赏石界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米芾喜欢奇石,简直到了如醉如痴、如癫如狂的地步,故有“米癫”的戏称。而“米芾拜石”的故事,则是对其癫狂的一个最好的印证。
63、 “人无志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小就抱定了匡扶家邦、济民救世的志向,此后,他一直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奋进。
64、李白自小志趣远大,禀性高洁。当时的读书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参加进士考试。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个国家栋梁,否则就一辈子只当一个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谢安,相信总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5、经过多年发愤读书,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这一年,科举会试结束,一共录取二十名进士,其中王季友以“初试第复试第一”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成了皇帝钦点的新科状元。
66、《后汉书》就记载了一个女子复仇的故事,这女子叫做赵娥,家在酒泉,她的父亲赵安被同县的豪强李寿所杀,而赵娥的三个兄弟立志报仇,却因为疫病而相继去世,而杀父仇人李寿不由得大喜庆贺,说道:“赵家的强壮男子都死光了,只有一个弱女子,我有什么好惧怕的呢?”在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个柔弱的姑娘会担负起复仇的重任。东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二月一天早晨,赵娥乘着车在都亭与李寿相遇,赵娥拿着刀下车,牵住了李寿的马,大骂李寿,李寿一时惊慌想要牵着马往回走,于是赵娥立刻拿起刀向李寿砍去,李寿的马匹受惊,把骑马的李寿甩了了下去,李寿倒在了道路旁的沟壑里,伤的不轻,赵娥急忙趁着机会,拿着刀去砍李寿,结果刀砍到了沟壑旁的树上折断了,就在这个时候,赵娥看到了李寿身上的佩刀,想夺取佩刀杀了李寿,李寿虽然受伤但是生命危亡之际一下子清醒过来,一跃而起,他想要拿着佩刀杀了赵娥。此时的赵娥扑了上去,用左手按着李寿的额头,右手锁住李寿的喉咙,最终李寿因为喉咙被按住窒息而死。
67、渔人回答说:“这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结果商人被淹死了。
68、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学习刻苦,勤于用脑,不但司马徽赏识,连司马徽的妻子对他也很器重,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善于用脑子的少年。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诸葛亮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69、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70、司马相如回去以后,就用钱买通了卓文君的仆人,通过仆人送给卓文君一封求爱信。卓文君接到求爱信激动不已,但她知道父亲不会同意这门亲事。便在一天晚上,偷偷地跑出来,投奔了司马相如。俩人连夜乘车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乡成都。
71、 宗悫长大后,当过振武将军、豫州刺史、雍州刺史等官职,曾率军远征南方的林邑国,大获全胜,建立了一些功业。-德育名人小故事
72、 古代名人坚持不懈故事篇六:齐白石的七戒
73、大家商量,如何来治好国君的“狂病”,于是抓来了国君,给他针灸吃药,什么方法都用到了。
74、有一天,吃了晚饭后,妻子看到南邻家墙下放红光,就告诉男人,男人很远望去,就是一个劲放着光亮。:男人心想,听说放光处有宝物,就走到南邻墙下,用红绳圈上那地方。
75、听完司马迁的背诵,父亲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无师自通,也不相信传说中的神人点化。可是,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76、现在受了刑,身子毁了,没有用了。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77、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宋末年。10岁左右的小清照,渐渐地弄懂了诗词的韵律,她自己开始学习写诗,填词,绘画。她在写诗词的时候,总要反复修改,反复品味,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拿给父亲母亲品评。一天傍晚,小清照在闺房中向外张望,见竹帘外细雨如丝,满树洁白的梨花纷纷落地。小清照触景生情,按照《浣溪沙》的曲牌,填了一首词。填写完毕,她走到了自己的琴台旁,双手抚着瑶琴,琴弦发出幽怨的曲调,小清照一边弹琴,一边唱着自己刚填写的词。这时父亲李格非正和几个文人在客厅里高谈阔论。突然,从小姐的闺房里传来了一阵清丽的音乐,客人们都停止了谈话,聚精会神地听琴声和歌声。有一位名士问李格非:“这词字字清新,是什么人写的?”李格非笑着说:“是小女清照随便填着玩的!”众客人都大吃一惊,纷纷称赞:“想不到一个10岁少女竟填出这样好的词!”后来,李清照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女词人。
78、《本草纲目》内文李时珍小时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动、好读书,尤其对于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亲收藏的那些有图画的医书、药书更是有兴趣。他也喜欢到田野间采花捕蝶、欣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他的心目中,做一个像父亲那样医术高明的大夫,远比考试做官来的有趣多了。不过在父命难违的情形下,李时珍开始一次又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十四岁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后的乡试一直不如意。
79、 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作画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所以,年近百岁之时,仍然精力充沛,挥毫不止。齐白石一生经历不少坎坷,然寿臻期颐,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珍品。晚年的时候,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南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以此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长年坚持不辍。齐白石一般睡得很早,从不贪晚,每夜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而且讲究睡眠质量。他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
80、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的故事家喻户晓,金兀术曾给韩世忠下战书约战,梁红玉头戴雉尾八宝嵌金珠金凤冠,穿一领锁子黄金甲,围着盘龙白玉带,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面指挥战斗。
81、虽然初始名声不好,但是曹老板很努力!努力的人最终才能成功!
82、李白幼年时候记忆力特别好。诸子百家,佛经道书,无不过目成诵。据说他五岁就会诵写“六甲”,十岁能读诸子百家的书,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他还学会了弹琴,唱歌,舞蹈。
83、直到如今,这座仙林寺还是老样子:寺院座落在杭州,山门却孤零零在造在海宁。
84、 (故事启迪)纵观古今,确实是“人无志不立”。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卧薪尝胆,二十年如一日,终于打败了吴国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秦朝末年,农民领袖陈涉一句“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穿越几千年的时空,至今仍是许多年轻人立志奋发的座右铭。年纪轻轻的唐朝诗人杜甫在学习“四书五经”时,就立志要“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至临终,他仍惦记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报国之心,永远那么执著。因此,立志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中有许多人也是胸怀大志,虽然现在壮志未酬,但不等于身陷逆境就泯灭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反而因此拥有了充足的时间来筹备力量和智慧。那么,从现在开始,为实现你的远大理想努力奋斗吧!
85、1930年10月,伍中豪带领一个警卫排去赣西南各县集结部队,路过安福县时,突然遭到县靖卫团袭击,敌众我寡之下,伍中豪率战士们边打边撤,寻机突围,在县效亮家山一带,战斗到最后,弹尽无援,被敌人残忍杀害。这位战功卓著、前途无量的杰出红军领导人牺牲时年仅25岁。
86、《车胤囊萤照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囊萤照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从我们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一定会明白。
87、 比李白稍晚些的崔铉也是个胸怀大志的人。
88、林则徐和同学们爬到海边山崖上,老师出题:我们站在山上看大海,请你们作一幅对联,要求上下联中分别含有“海”字和“山”字。年龄最小的同学林则徐立刻答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两幅对联表达了少年林则徐的非凡的才气和远大志向。
89、可以说,曹操的一生,失败与成功都是交替着来的。尤其是曹操创业的初始阶段,更是十分坎坷曲折。换成一般人可能就不干了,回家做了舒舒服服的富家翁了。但是曹操一直没有放弃,失败一次,爬起来再干一次,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放弃拼搏。在曹操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下,他才能最终奠定魏国的基业。
90、 这个风声一传开,各地饱受秦朝欺压的人民纷纷响应,他们杀掉当地的官吏,举起了义旗,反秦风暴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91、渔人把他救上岸,他却只给了渔人十两银子。渔人说:“你刚才说的`是一百两,现在怎么只给十两?”
92、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93、《陆羽弃佛从文》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94、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
95、他在给外甥的信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自己的远大志向,“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这就是说,要不考虑一时的得失,不贪图生活上的享受,广交师友,不计较个人的恩怨,这样做了,“虽有淹留”也许一时不成功,“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学习之中有乐趣,也一定会有用的。怕的是“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受追求世俗的物质生活和情欲的影响,失去坚强的信心那就会“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96、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97、哑巴果真按郑板桥教的方法去做了。他守在哥哥门前,看到哥哥出来,就拿着一个木棒冲上去把他打得头破血流。随后几天又再次殴打哥哥。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哑巴的哥哥被追打得没法,不敢出门,只好到县衙来告状:“哑弟不尊礼法,多次殴打亲兄。”
98、但是,鲁迅没有想到,他学习成绩优异,竟会引起一些日本学生的嫉妒。在这些日本学生眼里,中国留学生是"低能儿",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他们甚至认为,鲁迅所以每回考试都是好成绩,是因为老师把考题透露给了他。--他们看不起中国留学生,这使鲁迅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刺激。
99、原来,蒲松龄中了秀才以后,一心致力古文辞,特别是从25岁到30岁这段时间,他和一个叫李尧臣的一起读书,共同努力,以求取功名,但是这时的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并不是很专心致志,对作为敲门砖的八股文或是策论制表等问题不太感兴趣,所以每次科举考试,他的卷子总是不如考官的意,因而名落孙山。相反,他却走上了一条“歧途”,专心的学习运用古文辞,再熔铸从生活中采撷到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致力于小说创作。他在小说创作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才能,越写越得心应手。本来他对四书五经、历史典籍、唐宋古文的勤苦攻读,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却转到了小说创作方面,在考场上屡战屡败,小说却越写越有声有色,越写越上瘾。
100、 康熙难过极了,他想,君无戏言,自己失信于那仁福,竟让人白白死了。从此,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
101、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
102、有一天,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派人给司马迁送来了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妹娟小心翼翼地打开礼盒,看到里面装着一对晶莹透亮的玉璧,不禁惊呼:“太好了,这真是世上稀奇之宝啊!”
103、全明白了。他高兴地点点头,说:“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104、在老爹李渊起兵的时候,聚拢了一众关中豪杰,发动了司竹起兵,统领娘子军建功立业,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李娘子,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山西的要塞“娘子关”。
105、 柴书林(1913—1995),开国少将,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人。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参加“9”运动,任北平学生联合会组织部长。
106、 这里的风景很美。康熙下马后,信步登上了这座大山顶,见有棵独立的青松,翠滴滴的,就像撑在山顶上的一把绿伞,下面十分阴凉,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
107、一天,冬云低压,雪花纷飞。王昌龄、高适、王之焕三位诗人来到旗亭,饮酒赏雪。兴趣正浓时,忽然,来了一群梨园伶官,登亭会宴。三位诗人马上移坐于旁,围炉静观。只听乐工奏起乐曲,歌女清调嗓音,准备歌唱。
搜索更多
108句中国古代励志故事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