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可爱昵称网 > 心情说说 > 正文

64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精选文案集锦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1、 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2、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其实,我们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说出,有教无类这样因材施教的话!还有,我觉得他说的当仁不让于师,可以说是最好的说出了教育的意义!可是,现在谁也没有听进去!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思想。 (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5、l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

6、教育方法:学思结合、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7、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8、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9、关于教育原则: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10、孔子的教育思想。听完语音别忘记继续往下看,最精彩的一般都在后面哟!

11、  ⑤孔子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启发诱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是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

12、    现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很多辅导机构都在无限制的讲解知识点和灌输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是一种十分致命的错误行为。比如,很多辅导班的教学方式与学校一模一样,都是以知识的反复讲解和反复考试为主。这样,孩子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独立地思考问题,智能匆匆背会固定的解题套路。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患上习得性思维障碍和习得性失能症。就是表现为越来越傻,尤其是到了高中,整天紧张兮兮的,只会用套路解题,不会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旦遇到陌生题型,脑子里就一片空白。这就是过多讲解造成的恶果。

13、作者认为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己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基于这一目的,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

14、l 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15、l 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6、l 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17、孔子主张德政,对君子强调三方面额修养要求,“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社会发展。

19、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赞赏“重民”、“利民”思想的原因。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范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孔子出生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也贱”,长期生活在下层人物中,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他又有与当权者交往的机会,进可为官,这就是孔子既忠君又爱民思想产生的原因。

21、l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

22、l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23、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历经传承演变至今,推动了教育公平理论的深入发展。我国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试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成为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让学生接受平等教育,并大力倡导全民终身教育。此外,国家行政部门根据各地区实际发展的现状来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全国各地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相对平等,人人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仁爱”的教育主张培养了德才兼备的人才,也为当代教育重视德育做了重要的铺垫。孔子主张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他“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点中,强调要通过培养平民中德才兼备的人才去做官。孔子非常重视弟子的德行修养,向弟子传授“礼”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仁”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德育内容。

24、  ③孔子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育内容。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25、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他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孔子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

26、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孔子在选择教育对象上奉行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这就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当时受教育者的范围,在当时让一些有意想学习,但是却支付不起学费的有识之士都可以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可以说孔子为培养人才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27、l             (《卫灵公》)

28、(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项正确。

29、l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30、     孔子强调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也就是说,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他们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地取得进步。这一点也是与西方主流的的完形教育理论一致的。孔子竟然在没有实验条件和实验设备的前提下,在几千年以前,就能提出这样科学先进的教育理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孔子确实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教育家。

31、 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32、以上为《学记》中的教育思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3、我觉得这个老教师知道了孔子教育的真谛!而孔子在对他的学生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我想现在的社会对这一点,是不是有点缺乏!!!学校老去考虑学生能不能升学,学校的升学率是多少,家长也在考虑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现在谁在考虑孩子,他们也是有想法的,而现在社会给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我看出现这些问题,也很正常!

34、l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35、关于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36、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几十年。

37、l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宪问》)

38、l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39、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德行为规范要求。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

4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

41、l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尤病诸。” (《宪问》)

42、由这我又想起了韩愈在《师说》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是我们的老师做到了吗?!首先是要传道,象孔子在《论语》那样教导学生们做人!其次才是授业,教给学生知识,然后还要解答学生在人生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知识上,还是做人上!而我们现在的老师做到了吗,我看没有吧!!!现在的学校都往往把学生如何能更多的获取知识放在首位了,我想现在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此有关!象最近电白中学出现的惨案,正是在这方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而这个深刻的教训,是要所有教育者牢记终生的!不要以为你给学生以知识就足够了,那他不懂做人的道理,他的知识,也往往是最危险的!而怎样去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我想老师们多去看看《论语》,在这里你会得到很多的!

43、l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

44、温故而知新: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才能学好新知识。

45、孟子: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46、l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八佾》)

47、中国古代第一位提倡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是()

48、因材施教:因各人各种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49、l 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50、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1、l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

52、孔子提出師爱生敬,教学相长。孔子认为,教师应该爱护学生,学生也应该尊敬老师,要保持师爱生敬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也可以向学生学习,不耻下问,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孔子非常关心弟子的健康,同时他的弟子也十分尊敬他,在教学时,孔子经常从弟子的思想言论中受到启发。孔子的师爱生敬,教学相长的教师素质观对两千多年后的当代教师职业素质产生了巨大影响。

53、l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不如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

54、l   《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

55、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通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56、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57、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提倡启发诱导教学法,目的在于训练弟子的思考能力。孔子认为,应该引导弟子积极思考探索新知识,激发弟子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弟子的思考能力。或在弟子遇到疑惑时,摆明道理正确引导,让弟子深入思考,举一反三。时至今日,启发诱导教学法在我国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家要求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导入环节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58、     孔子认为,人和人的智力水平天生就是有差距的。现在基因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只有那些智力水平有足够的先天优势的人才能被培养成高端人才。这就好比一个直身高只有八十厘米的人,无论怎样培养,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与现在的美国主流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事实证明,这种模式非常有助于于高端人才的培养。比如美国的基础教育明确地划分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两种模式,孩子的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自由选择。

59、l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

60、三人行,必有吾师焉:只有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61、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62、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使得孔子的学生年龄、社会成分、文化水平、性格等差别很大,没办法进行统一教学,因此,孔子采用了因材施教教学法,有效解决了个体差异性问题,加速弟子成长成才。应用因材施教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认为可以通过谈话法和观察法进行。通过与弟子交谈及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了解其思想,根据弟子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在《论语》中,有孔子对两个弟子相同问题的不同解答,是因为两个弟子的性格不同,处事的态度也不同,这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学法传承至今也运用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孔子的教师观是现代教育仍需遵循的重要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具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素养。学而不厌是指教师应该掌握广博的知识,博学多识,并在自己教授的领域里充实自己,不断学习,热爱学习的精神。诲人不倦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有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而不知疲倦的精神。孔子终生好学乐学,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精神令人敬佩不已。孔子作为教师的楷模,他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至今也没有改变,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当代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63、l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64句孔子的教育思想是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