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 可爱昵称网 > 心情说说 > 正文

19句孟德斯鸠生平精选文案集锦

孟德斯鸠生平

1、不过我为读者所做的并非仅此而已。我删掉了冗长的客套话,在这方面,东方人的慷慨大方不亚于我们。我还省掉了无数细枝末节,这些小事难以公之于众,而应自行消亡于两个朋友之间。

2、    渠敬东:孟德斯鸠同样也说道,极端平等的追求仍然是恐怖和专制,所以大家注意彭老师讲的权力本身滥用的可能,任何情况下都有可能滥用,各种政体里都有可能被滥用,这一点大家要理解他的说法。因此,孟德斯鸠认为,专制与革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一个人滥用权力,与所有人反对一切权力而追求极端平等,并没有实质的区别。

3、不少人大概读过一类哲学史书籍,书中不是对哲学家们的生平不做介绍,而是即便介绍了也干巴巴极其枯燥。这样就可以算是“客观公正”么?未必吧?可以说,所有哲学史书籍,没有不带有评价倾向的——对哲学家个人品质不做评价的不一定“客观公正”;反之亦然——评价了哲学家个人品质的也不一定不“客观公正”。评价是否客观公正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把一个哲学理论放到当时的历史时代中去考察,然后完整准确地介绍和分析其得失并作出评价。

4、托克维尔所说的中国,当然是指古代中国,至少是十八世纪前的中国。那时的欧洲,囿于马可·波罗的游记以及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的见闻,他们对中国的议论往往不切实际。而其言论让中国人最“受用”的当为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1694—1778),尽管他声明在先,“我们不应盲目地崇拜中国人的长处”,然而,他一个“但书”,竟然给中国封了多顶桂冠,“他们帝国的政体实际上是最好的,是世界上唯一完全按父权建立起来的帝国(这并不阻止中国的官员责打他们的孩子),他们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如果一个行省的长官在离任时不能赢得他百姓的称赞时,就要受惩罚的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奖励美德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使入侵者采用他们法律的国家,……”(《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64-65)一个“最”、三个“唯一”,这种褒奖之词,就是当时的中国人,恐怕也不好意思“笑纳”。(孟德斯鸠生平)。

5、《辞源 第三版》(U盘版):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性工具书,阅读古籍必备,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常备。

6、当然,罗素如下的评价可能更有价值——他认为,卢梭的理论,与洛克的学说相比,具有明显的不足。他认为,卢梭“是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 以外的事实这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还是那种与传统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

7、对斯宾诺莎的个人品德,罗素赞誉有加。他说—— 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当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越了他,但是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不过,对于斯宾诺莎的哲学,罗素认为影响并不很大。 对莱布尼茨,罗素则认为,他“是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但是按他这个人来讲却不值得敬佩。的确,在一名未来的雇员的推荐书里大家希望提到的优良品质,他样样具备:他勤勉,俭朴,有节制,在财务上诚实。但是他完全欠缺在斯宾诺莎身上表现得很显著的那些祟高的哲学品德。他的最精湛的思想并不是会给他博来声望的一种思想,那么他就把这类思想的记载束置高阁不发表。他所发表的都是蓄意要讨王公后妃们嘉赏的东西。结果,便有了两个可以认为代表莱布尼兹的哲学体系:他公开宣扬的一个体系讲乐观、守正统、玄虚离奇而又浅薄;另一个体系是相当晚近的编订者们从他的手稿中慢慢发掘出来的,这个体系内容深奥,条理一贯,富于斯宾诺莎风格,并且有惊人的逻辑性”——好笑吧,没有罗素的“揭露”,后人们怎么能够知道真相呢??

8、随后的三年内,孟德斯鸠开始了欧洲之旅,他先后抵达过维也纳、卢森堡、匈牙利、威尼斯、米兰、都灵、佛罗伦萨、罗马、慕尼黑、波恩、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地。他曾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皇室宗亲与教会人士进行过广泛的接触与深入交往;1731年5月,他从伦敦返回故乡波尔多的拉布莱德堡,开始撰写《罗马盛衰原因论》。

9、在宗教与刑法的关系问题上,孟德斯鸠认为对于宗教应避免使用刑罚,因为刑罚和宗教都具有使人畏惧的力量,用一种畏惧来代替另一种畏惧,容易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残酷起来。他主张要变更宗教信仰,最好是用诱导来代替刑罚,因为诱导比刑罚更有力量。

10、孟德斯鸠先生虽然在《论法的精神》出版之后不久与世长辞,但他是带着满意的心情而去的。在他病倒之初,他平静地享受着他的荣耀;他无愧于自己的一生,他忍着病痛的折磨,逗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挚爱他的人无法为他送终;在朋友和一大批关注者的关照下,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保持着心灵的平和。最后,在体面地履行了所有义务之后,他充满着对即将投奔而去的永恒造物主的信赖,作为终身只为人类美德而贡献才华的善人,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1、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最高法律就是让一个大坏人受了死刑,我们受害人心里都会很痛快,感觉正义到来了。说真的,现实中很多人都曾被坏人欺压过,一直忍辱偷生,最后却没想到正义来了,将那些坏人一网打尽,让人感动落泪,终于看到了晴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12、(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彭 刚: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13、再来说庙号,庙号在商朝时期和谥号是一同存在的,只不过周朝建立后只恢复了谥号,而没有恢复庙号,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里君主都没有庙号。

14、说到这里,如果大家对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孟德斯鸠的名言,他就一语道出最高的法律是什么?鞭辟入里,发人深省!文字如下:

15、    在这一点上,孟德斯鸠有极其独特的意义。西方在现代转变中,无论是神学问题还是自然法问题、人性的问题,到了十七世纪这个社会史家称为“总危机”的时代,也是一个新的时代,笛卡儿、霍布斯等很多人提出了全新的、基于变革或转型的现代性的出路和探索。这些思想在观念论的角度上,做了非常大的努力,不仅是形而上学的,也包括政治哲学的。但同时,我们也知道,面对“现代”的观念,先贤所提出的关于现代的很多预设,一旦进入现实的具体历史,也形成了非常复杂的困难局面。

16、《国富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第一次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17、孟德斯鸠认为,人民如果有品德,性格正直,那么统治者只需向人民指明正确的方向加以引导、劝告就够了,而不需要命令,因此人民有品德便可以简化刑罚。因为刑罚的繁简与人民距离自由的远近成正比。在专制国家里,人们的境遇异常悲惨,以至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更甚于对生活的珍惜,人们的生命无保障,统治者极端残酷,所以刑罚少而残酷,刑罚只要剥夺生命就够了。在共和制国家里,人们害怕丧失其生活甚于畏惧死亡,所以刑罚多而轻,刑罚只要剩夺他们的生活就足够了。

18、或许是源于孟德斯鸠自身的性格低调而顾忌到他人的攻击,直到他32岁时的1721年,才匿名发表了由一百六十余封书信所组成的《波斯人的信札》,他通过穴居人的寓言,主要讲述了波斯人郁斯贝克遭仇敌忌恨不得不前往法国,朋友黎伽和他一起游历欧洲的故事。故事描绘了在苦难中变得聪明而且品格高尚的部落。文中那些小小的点缀,仅仅用来揶揄当时法国的习俗,并作为其他重要现象的假托,而且不动声色地将他的讥讽逐渐推向深化。

展开全文

搜索更多

19句孟德斯鸠生平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