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句中国十大哲学名著精选文案集锦
中国十大哲学名著
1、撼龙经《撼龙经》为唐代杨筠松所著。杨筱松是风水形法派的鼻祖,被历代形法派风水学家尊为宗师。《撼龙经》具体分析寻龙捉脉之法,指导怎样选择聚气旺财之地,是龙脉风水的最权威圣典,被誉为“中国古代测绘学之最”,也是历代研究风水学者必读之书。(中国十大哲学名著)。
2、第十部《二刻拍案惊奇》:中国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主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揭露官吏贪贿,判案不公,统治黑暗,到描写男女欢爱及社会、家庭的各方面问题。
3、《道德形而上学》是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康德,由张荣、李秋零译。本书主要讲述了道德与法的关系,让人向着好的地方发展。
4、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5、读《史记》,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更是参悟这蕴含在历史之中、超越于历史之上的深刻内蕴。
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创作的散文诗体哲学著作,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是十大经典哲学书籍排行榜中的第九位。
7、韩非文章,使人震惊。论述丝丝入扣,先秦少有人及。以国民性来观照,韩非的论述看起来无懈可击,因为他完全颖悟国人集体无意识的阴暗心理,从而在叙述中每有诛心之论,其偏执恐怖,让人不寒而栗。唯有阉割掉道德廉耻,才能使人民成为行尸走肉,任由君王役使。从这个意义上讲,《韩非子》就是中国帝王的《葵花宝典》:欲树霸功,必先自宫!
8、推荐书目:杨朱无书,伪书《列子》中有《杨朱》篇,未必可靠,聊胜于无。其言行尚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可收。
9、西周末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王室内部的矛盾也扩大了,褒姒乱政,使得周幽王终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队攻入王宫后杀死,周王朝鼎盛时代就此结束,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称做东周的开始。
10、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11、中国哲学史大纲(国学大师胡适最权威的中国哲学史,畅销百年的最佳哲学史入门书,蔡元培、梁启超、冯友兰钦佩的经典之作)
12、八宅明镜《八宅明镜》是由杨筠松撰顾吾序箬冠道人编著,八宅明镜就是"八宅法",它把人与宅分成八类,再归纳为东西两大类,东四命适合住东四宅,西四命适合住西四宅。是流传最久、影响最广、阅读人数最多的一本阳宅风水书籍。在中国古代堪舆领域中独占鳌头,久盛不衰。
13、详细介绍:《形而上学》有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整篇文章分为了14卷,主要是以哲学对象和研究范围作为主要内容,并探讨了“最高的形而上学是否可能”与“正像有可感觉的实体一样也有不可感觉的实体是否存在”的两大问题。
14、推荐理由:《童年》是一本独特的自传。它不像大多数自传那样,以一个主人公为形象创造出一幅肖像来。它更多地像一幅长卷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这段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主人公。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同时站在读者面前,冲击着读者的心灵。《童年》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树一帜的艺术特色在俄苏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的价值。
15、曹操死后,曹匹称帝。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16、7天内可与寄件人协商退货,15天内仍为您保留换货的权利;
17、黑格尔曾经说中国是没有哲学的。他的意思,也许是指中国没有类似于西方这样主要依靠理性而搭建的哲学体系。但小编认为,如果他多活100年,看到这本书,就不会这么说了。
18、老子《道德经》一书,为中华道术之源,天下武学之祖。正如王重阳论《九阴真经》(《九阴真经》,盖出于道家老子,其下册第一句即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庄子为能善用老子者,故其书正大光明,妙入微毫。韩非用老子,直如黑风双煞乱练真经下册(韩非更重老子《德经》)、西毒逆练真经,倒行逆施,无所不用其极,故其书恐怖灰暗至极。老子可谓无辜。
19、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聚集江湖、仗义行侠的绿林好汉的独特性格和各人被逼上梁山的成长道路。
搜索更多
20句中国十大哲学名著精选文案集锦相关文章
相关热门文章
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发送邮件,我们会及时对已转载的信息做删除处理。本站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站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